香格里拉市政府
香格里拉市由來
時間:2023-03-09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網 址:http://xianggelila.diqing.gov.cn/
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辦公室電話:0887-8222511
辦公地址:香格里拉市行政中心1號樓
香格里拉市由來
香格里拉,原名“中甸”,藏名“建塘”,1950年5月10日,中甸縣和平解放,沿用中甸縣名,同月12日縣人民政府成立,2001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中甸縣更名為香格里拉縣。2014年12月1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國家民政部下文正式批準撤銷香格里拉縣,設立香格里拉市,以原香格里拉縣的行政區域為香格里拉市的行政區域。
香格里拉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腹地,迪慶藏族自治州東部,滇、川、藏大三角交匯地帶,是“滇藏茶馬古道”要沖。東與四川省稻城縣、木里縣相連,東南與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迪慶州維西縣、德欽縣隔金沙江相望,西北與四川省得榮縣、鄉城縣為鄰。全市東西橫跨88千米,南北縱跨218千米,總面積11613平方千米,為全省市區級之最。
香格里拉是一個民族聚居區。多民族和睦相處。境內居住有藏族、納西族、漢族、傈僳族、彝族、白族、苗族、回族、普米族9種世居民族和其他民族共25種,多宗教共存共榮。境內有藏傳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苯教、東巴教等多種宗教流傳,多宗教、多教派并存共處。
香格里拉市下轄7鄉4鎮,62個行政村、719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8.64萬人。國土面積11418平方公里,是云南省國土面積第一大縣(市)。位于“三江并流”保護區腹地,為“茶馬古道”的要沖,是云南省區域格局中昆明-麗江-香格里拉-昌都對內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
香格里拉是一個發展滯后區。基礎設施薄弱,公路技術等級偏低,路網密度每百平方公里僅為33公里,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44.6%,航空運輸航線少,對外通達能力嚴重不足。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產業支撐能力不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僅18戶,商貿限上企業42家。
香格里拉是一個資源富集區。擁有名揚天下的“香格里拉”“三江并流”“茶馬古道”國際知名旅游品牌。擁有松茸等菌類、苔蘚類、蕨類、種子類植物289科3870種,有以杜鵑花為冠的觀賞植物1241種,有哺乳動物26科97種,素有“天然高山生物園”的美譽。已探明和發現銅、鎢、鈹等25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種,銅、鎢、鉬、鈹探明儲量為全省第一。全市共設置有金屬采礦權24個、金屬探礦74個,非金屬采礦權38個。2019年5月13日我市對壓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地的8個采礦權,30個探礦權予以擬公告注銷。2021年普朗銅礦產值達33億元、神川礦業產值達1.8億元、紅牛礦業產值達0.23億元,2022年1-4月,普朗銅礦產值達10.61億元(神川礦業、紅牛礦業停產)。
香格里拉是一個水源涵養區。金沙江境內流程達375公里,有大小河流244條,總長545公里,流域面積8065.9平方公里。目前全市已建成水庫3座(小中甸水庫、桑那水庫、康思水庫),在建水庫2座(小型水庫畢桑谷水庫、中型水庫三岔河水庫)。全市共有39座水電站(含梨園電站),其中建成運行31座,正在建設8座。
香格里拉是一個生態保障區。森林面積8975.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8.6%。擁有哈巴雪山、碧塔海、納帕海3個省級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384.4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3.3%。地處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紅線總面積7320.9平方公里,全市生態紅線面積占國土面積的66.74%。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