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學
時間:2022-08-09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網 址:https://www.dali.edu.cn
電話(傳真)0872-2219959
地址
古城校區:云南省大理市古城弘圣路2號
郵編號碼:671003
下關校區:云南省大理市下關萬花路22號
大理大學介紹
大理大學是省州共建的高等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大理醫學院、大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1年兩校合并組建成大理學院,200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5年更名為大理大學,2021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經過43年的辦學積淀,已發展成為一所以生物醫藥、民族文化、生態環境學科為優勢,留學生教育為特色的綜合大學,是云南省地處非省會城市辦學高校中本科辦學最早且唯一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在云南地方高校中的“領頭雁”作用和地位日益彰顯鞏固。
學校坐落于滇西中心城市——大理。校園占地面積2300多畝,有古城和下關兩個校區。學校芳草凝綠、鳥語花香,被譽為“山水中的大學、大學中的山水”。
學校設有19個二級學院及研究院,10所附屬醫院。現有73個本科專業,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現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6個。
學校匯集了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高層次人才160余人次。現有“藥用特種昆蟲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教師發展協同創新實驗基地、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基地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平臺20余個,省部級創新團隊20余個。
近5年,學校獲國家自科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00余項,其中201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宗教學立項數與中國社科院并列全國第1名。在《自然·通訊》等國際頂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全國創新爭先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云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30余項。
2006年至今,學校連續獲得云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等獎;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優秀結論;2009年被評為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5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2018年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中獲教育部專家組充分肯定和好評。2021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立足大理,服務滇西,面向云南及周邊省區,輻射南亞東南亞”的服務定位,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致力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辦學成效不斷顯現,辦學特色日益彰顯,為擴大大理的影響力,提升大理的知名度,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根植滇西辦學,為滇西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辦學43年來,學校秉持“改變滇西缺醫少藥、教育落后狀況”的初心,緊密結合云南省及滇西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不斷挖掘學科專業特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累計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起作用”的高素質人才15萬余名,其中,80%畢業生留在滇西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工作,為促進邊疆繁榮穩定、民族團結和諧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二是主動服務地方,積極開展產學研用科技創新,為滇西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學校堅持“一山一水一族一史”的科研理念,致力于生物醫藥研發、民族文化研究、生態環境保護、滇西特色藥用植物開發、地方病防治研究。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學校構建了支撐云南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的“生物醫藥學科群”和促進滇西邊疆民族地區繁榮穩定的“民族文化學科群”,有力支撐了滇西地區產業發展。
三是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拓展開放辦學空間,提升了面向南亞東南亞教育文化輻射能力。多年來,學校秉承“融四海文化,鑄大學精神”的教育國際化辦學理念,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全面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2002年起開始招收東南亞留學生,2005年起開始招收印度等南亞國家臨床醫學留學生。2006年被列為云南省首批“走出去”戰略試點高校,2008年被確定為“云南省國際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目前,學校與19個國家的50多所大學和教育機構建立起合作關系,有來自22個國家的全日制留學生1100余名,其中留學研究生50余名。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學校全日制學歷留學生人數位居全國高校前列,長期在全國西部高校中名列第1位。